树人学校 张亚丽
今年暑假的7月30,31及8月1号这三天,李董给学校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一览国学的风采。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一定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经典能给人带来许多的正能量,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感受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深感到我作为教师,国学功底还不够深厚,急需提高。国学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历尽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教师有必定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量、阅读水平,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我们教学水平。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怀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向他人学习。“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二、在教育学生上有了方向感。
这次培训会,让我明白了国学的教学,是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中培养情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口、耳、脑并用,以习得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深读课文过程中能熟读成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的确,做人是天下第一学问。曾子曾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如何教育学生,就让我们的学生从老师的授课及国学经典学习中来感受中国礼仪之邦的内涵开始吧。
这几天的国学培训,让我深刻领略到国学的魅力。我明白要想做好一个国学老师,就要做一个复合型人才——全面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国学功底、扎实的历史人文功底、出色的个人素养,而且还要与时俱进、遵从规律、老师垂范、家长为主。只要做到这些,学生定会找到正确的学习道路。我们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孩子,本着对孩子好的观点出发,以一颗善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老师是很好的传承者,我们应当做学生的导航者,为他们打开这扇门,让他们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吸取营养,构筑自己人生美好的诗篇。